“福利主义”陷阱——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拦路虎
——正文很长,晾衣架够用,全文约5000字,收藏后建议多读几次
所谓“福利主义”陷阱,就是受福利主义思潮的影响,片面追求高福利带来的负面影响。
福利主义本来就不是贬义词,福利主义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福利主义带来的影响在各个时期也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说,福利(主义)受到的尊敬,和它受到的谴责一样多,现在受到了谴责,曾经得到过很多尊敬。
福利主义思潮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在西方国家流行,从二战后到七十年代中期,是福利主义最高的时期。
这个时期,整个西方社会都在大力推崇福利主义,大力推进福利国家的建设。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发生“福利危机”,经济面临长期停滞,福利主义受到严重谴责。
因此,现在在很多国民的思想中,“福利主义”、“福利国家”,这些都是不好的。
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的福利主义和之后的福利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的福利主义推崇国家福利、全面保障,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福利主义强调个人责任,本质上反对国家福利,反对全面保障。
不少民众认为,时至今日,西方高福利国家的福利依然是过去那种“摇篮到坟墓”的普惠性福利,其实这种福利早就没有了。
目前,世界高福利国家主要分布在欧盟。
欧盟社会保障总支出中,养老保障支出40.2%,医疗卫生支出29.2%,家庭和儿童支出8.5%,残疾人保障支出7.3%,失业保障和扶助事务10.8%,住房保障支出2.1%,社会融合支出1.9%。
( 2014年数据)从欧盟总体社会保障支出构成来看,养老和医疗占社会保障支出的大部分,占70%。
也就是说,养老和医疗是欧盟高福利国家的两大福利,加上教育福利(教育支出不包含在社会保障支出中),可以说是三大福利。
无论是欧盟高福利国家的养老、医疗和教育,这三项高福利都越来越有名。
至少基本上每个人都要有钱养老、生病、能上学,才能称得上真正的高福利。
但目前欧盟所谓的高福利国家基本实现人人有钱养老了吗? 目前欧盟高福利国家的养老福利分配不平等问题相当严重,高收入者获得的养老金大多充分养老,很多低收入者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养老金只能推迟退休,老年贫困的现象越来越多。
如今,欧盟高福利国家基本上人人都能看得见病了吗? 欧盟高福利国家有所谓的“免费医疗”,但医疗保险负担也不轻,低收入者面临着严重的“看病难”问题,而高收入者可以选择看病方便但价格昂贵的私立医疗。
如今,欧盟高福利国家基本上人人都能学了吗? 欧盟的高福利国家有所谓的“免费教育”,虽然他们的大学学费是免费的,但是他们的大学并不像我国的大学那样为学生提供廉价的饭菜,他们上大学的费用也不低。
由于升入大学费用昂贵,引起了严重的学生贫困问题,在法国大学生贫困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
根据2016年INSEE的调查,学生群体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达到了20%。
有人总结了福利主义和福利制度的几大副作用:
第一,过分依赖福利导致懒惰、懒惰,不愿工作、不愿奋斗,逐渐失去进取心和创造性;第二,大规模、持续的福利支出增加了政府负担,使国家不堪重负,增加税收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形成了非良性循环,影响了经济运行第三,福利制度一旦形成民众依赖,政府在经济困难时收缩福利往往会导致社会动荡;第四,如果政府继续举债维持福利,债务危机即将到来,政府破产将成为现实。 曾经的希腊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第五,一些西方国家政党在选举时,为了讨好选民、拉拢选票,张着嘴开支票,承诺实际只会增加福利,实际上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
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既有福利制度本身的性质,也有福利制度功能的弱化。
当前,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功能严重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即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但社会差距越来越大,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
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的平均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到20%,但现在上升到了近30%。
我国共同富裕离不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因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
但能否避免“福利主义”陷阱,是能否有效利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
“福利主义”各种负面影响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只有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揭示其产生的根源,才能有效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避免陷入“福利主义”的陷阱。
首先,分析一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
明确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后,“福利主义”各种负面影响的根源也就基本清楚了。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同于传统的“扶贫”制度,它不仅能扶贫,还能有效防治贫困,不仅能减少绝对贫困,还能减少相对贫困。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调节劳动与资本之间收入分配的功能。
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是为了获得工资,购买商品和服务,满足自己的需要。
工资给劳动者带来效用(需求的满足),劳动给劳动者带来负效用(辛苦和疲劳)。 而且,只有当工资效用大于劳动的负效用时,劳动者才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对没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工人来说,其面临的劳动力市场通常供大于求。
由于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工资水平往往被限定在工资效用比劳动的负效应稍大的水平上。
因此,普通工人的工资具有“刚性”。
刚性就是缺乏弹性。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观察到工资上下波动无法实现市场清算。
例如,当经济衰退时,它往往表现为失业的增加而不是工资水平的下降。
因为工资水平限定在一个工资效用略大于劳动负效用的水平上。
当实际工资水平下降时,工资效用减少,劳动者期望的劳动负效用减少,劳动供给减少,失业增加,工资水平下降得到阻止。
当实际工资水平上升时,工资效用增加,劳动供给增加,这阻止了工资水平的上升。
因此,工资显示“刚性”。
一定实际工资的效用越大,劳动者出售一定劳动者获得的实际工资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在一定的实际工资水平下,工资产生的效用越大,劳动者愿意承受的劳动负效用越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越长,劳动强度越大。
相反,劳动者愿意忍受的劳动的负效用会变小。
在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一些基本性质之后再分析社会保障如何影响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劳动群体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和满足的程度提高,边际效用减少,因此一定实际工资效用减少。
当一定实际工资效用减少时,劳动者出卖一定劳动力获得的实际工资就会提高。
在劳动力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群体实际工资水平上升,劳动收入上升,资本收入减少。
因此,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改善收入分配,减少劳动与资本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当社会保障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时,劳动收入相对提高,资本收入相对减少,社会差距缩小。
当然,这还有一个前提条件。 是社会保障体系功能正常发挥,不弱化。
当社会保障水平相对下降时,劳动收入所占比例减少,资本收入所占比例增加,社会差距扩大。
分析了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分析了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功能低下的主要因素。
前面的分析表明,整体提高劳动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可以减少一定实际工资水平下的整体劳动供给,迫使工资水平上升,减少劳动与资本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如果只提高部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减少劳动供给总体效果会下降,工资上涨效果也会下降,社会保障制度功能会减弱。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普遍性原则”改为“选择性”原则,强调社会保障个人责任。
所谓“选择性原则”,就是在收入调查的基础上,很多社会保障项目选择只为一定收入水平以下的低收入者提供保障。
此举旨在减少福利支出,使原有的社会福利支出项目成为社会救助支出项目,社会保障制度功能弱化。
只要提高部分低收入者的需求保障,就相当于“扶贫”,工资上涨效果很小,接近于零。
所谓“强调社会保障个人责任”,就是弱化社会保障的互助功能。 高收入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可以享受较高水平的福利,而低收入者缴纳较少社会保险费通常只能享受较低水平的福利。
高收入者因基本生活需求有保障而满意度较高,在一定实际工资水平下劳动供给本身较少。
此外,高收入者面临的劳动力市场一般供大于求,其劳动供给不受工资水平的影响。
因此,提高高收入者的需求保障,减少劳动供给的效用也很小,为零。
高收入者享受高水平福利待遇,低收入者享受低水平福利待遇,会产生“木桶效应”,降低社会保障水平,弱化社会保障制度功能。
当今世界,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弱化的最典型的是拉丁美洲国家。
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并不低,一些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了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拉美是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
拉丁美洲各国的社会保障是“一半覆盖”的,许多低收入工人被排斥在外。
由于缺乏足够的强制性,拉丁美洲缴费型社会保险只涵盖正规就业群体,所有非正式就业人员、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均被排除在外。
“在拉丁美洲,非正式就业(包括中小企业的雇主和员工、家庭帮助以及工业、农业、养殖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的许多不熟练工人等)占城市就业的46 % ( 2014年)。
拉丁美洲各国工人享有的社会保障待遇也极为不平等,富裕阶层享有的福利待遇远远高于普通工人阶层。
“在社会保险项目中,富裕阶层拿大部分政府支出,比如五分之一( Q5 )收入最高的人口拿养老金补贴61 ),五分之一收入最低的人口拿3 )。
”
“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也有类似的规律。 在智利,最富裕的五分之一人口从政府领取的人均失业补贴、残疾养老金、孤儿养老金和遗属养老金分别是最贫困人口的5.8倍、2.9倍、3.9倍和4.7倍。 在巴西,这些富人获得的人均公共假期津贴和公共养老金津贴分别是最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3.9倍和8.1倍;在墨西哥,他们获得了最富裕人口的五分之一和最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之间的劳损补偿( indemnification )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巨大的‘漏洞’和福利分配严重不平等,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同虚设。
西方的高福利制度最遭国民诟病的是“以高福利培养懒惰者”。
前面的分析表明,随着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满意度的提高,在一定的工资水平下,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将减少。
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工资水平不相应提高,劳动者劳动供给就会减少。
工资水平最根本地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工资水平不会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不能提高工资水平或者提高工资水平幅度不够的,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劳动供给减少,劳动时间缩短。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有减少劳动供给的效果,这种效果既产生正面影响,也产生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主要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负面影响主要是“养懒汉”。
在西方高福利国家,政府为低收入者,特别是贫困的低收入者提供了良好的福利,但这些福利不仅不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而且使很多低收入者退出劳动力市场,陷入了依赖福利生活的困境。
造成这一弊端的根源还是福利分配不平等、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弱化。
综上所述,提高部分劳动者的需求保障,提高工资水平的效果较弱。
在工资水平不提高的情况下,福利水平过高会导致劳动者劳动供给减少,退出劳动力市场。
社会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劳动与资本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就会加大,社会差距就会加大。
劳动收入比重过高,资本收入比重过低,社会经济容易产生产出大于消费的矛盾,生产过剩,经济循环受阻,经济效率低下。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经济长期存在的低通胀、低增长问题,根本在于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实际社会保障水平过低。
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劳动收入比重过高;资本收入比重过低,就会导致资本生成不足,使社会经济出现消费大于产出的矛盾。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长期“滞胀”,引发矛盾:问题根源在于过度福利,社会经济消费大于生产。
“停滞膨胀”危机也被称为“福利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