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专家•名师」著名钢琴演奏家鲍惠荞:钢琴教育应少一些功力,多一些美育,孩子在练好钢琴技术的同时也要学好文化课
鲍惠荞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器乐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社会音乐学院副院长。
几十年来,鲍蕙荞作为一名钢琴演奏家,先后荣获第二届乔治亚古琴比赛第五名( 1961年)、全国钢琴比赛第一名( 1965年)、第四届全国音乐作品比赛“优秀演奏奖”,并获得全国“金牌唱片” 她多次演出,多次举办独奏音乐会,也和其他钢琴家一起演奏。
2000年,鲍蕙荞在几位音乐界的陪同下,主编出版了20余册《新思路钢琴系列教程》册。
以巨大的数量和丰富的内容收入的2000多首钢琴曲中,有一半以上是国内流行的各种钢琴曲集中所没有的。
2002年,鲍蕙荞又出版了30万字的《鲍蕙荞倾听同行——中外钢琴家访谈录》。 这是国内第一位钢琴家写的书。
近年来,鲍蕙荞麦面不仅在全国各地演出,1991年作为团长成功访问东欧三国的足迹还遍及奥地利、日本、新加坡、罗马尼亚、智利、以色列等几十个国家。
她担任过中国各届钢琴大赛和国际上许多重要赛事的评委。
在鲍蕙荞麦面的钢琴生活中,最让我高兴的是在“鲍蕙荞麦面钢琴艺术学校”学习的学生,她自己教的孩子,很多人在国际国内的钢琴比赛中多次获奖。
弹钢琴也要学好文化课
在儿童钢琴训练如火如荼的今天,鲍蕙荞麦面又喜又忧。 “有时候受功利性的影响,让孩子学钢琴的目的并不简单,尤其是有些父母过于追求考试水平。
这位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器乐演奏(业余)考试级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副主任坦率地说:“有时候通过一些应急的方法也能通过考试级。 钢琴考级也有应试教育的因素,但通过了相应的等级并不一定就有相应的能力。
可以考级,但还是要打好基础。
如果把本来是素质教育的东西变成应试教育的话,这就偏颇了。
”
她说,国内的钢琴教育,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老师都太严厉了,“我们的老师太严厉了,批评多,鼓励少都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鲍蕙荞说,她教学生时,通常采用的是让学生‘自省’的方法。 “一个学生总是在什么地方出错,我让他数数,到了那个地方就弹,让他弹第九遍的时候,他终于发现哪里出错了,他记得更清楚了。
”
另外,鲍蕙荞麦面不赞成现在的钢琴教育理念,比如留下文化课主修钢琴。
她认为中国的琴童在16岁之前的水平远远高于同龄的海外选手,“因为我们的老师,父母很严格,孩子的基本功和技术都很好。
但是,为什么到了16岁之后,表现出后劲不足,特别是在对音乐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上有很大的欠缺呢? 他没有丰富的文化和经验,只会机械地弹钢琴,人已经成了树。
”
可以说什么样的音乐教育好? 鲍蕙荞麦面分享了一件小事。 “一些家长特别在意孩子是否获奖。
很多年前,我朋友的女儿在美国参加了儿童钢琴比赛,这个女孩在她的年龄名列第一。
在美国,中国孩子的演奏程度普遍很深,中国父母多是虎母虎父式的教育,经常获奖。
但是,我的朋友和我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夸耀自己的女儿得了第一。 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孩子们和父母们。 那些孩子们的演奏水平很浅,但他们很乐意参加比赛。
结果公布后,美国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又高兴地去祝贺获奖的孩子们。
”她感叹道。 “这才是真正培养孩子的性格,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们,心胸开阔、干净、磊落。
希望钢琴这一艺术在教育、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也是如此,减少功利,增加美育。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好的影响传播到社会上,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健康。
艺术本应该这样纯粹。
”
钢琴教学要心热、头冷、耳聪目明
蕙荞凭借多年的演奏和教学经验,将钢琴教学要领归纳为“心热、脑冷、耳聪、明目”。
“心热”是指对钢琴艺术的热爱。
鲍荞分析说,现在很多孩子学钢琴的时候感到非常痛苦,是因为他们学钢琴不是出于自己的爱,而是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强迫,“这可能是现在学琴的孩子们和我这一代人最大的不同。
”鲍蕙荞建议,钢琴教师不能只教技术,而应该在这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帮助。
与“心热”相对应的是“脑冷”,钢琴教师要有一颗真挚的心,对学生做出正确冷静的判断。
很多找鲍鱼荞麦面学钢琴的孩子都被她推荐了。
“那些孩子的才能、条件等对学习钢琴不理想,不适合职业艺术之路。 我必须诚实地告诉他们。
“鲍蕙荞说,她这种做法在业内并不普遍,很多老师“鼓励”她不顾学生实际情况去学琴、当音乐家,其实是为了自身利益,把——名学生送到音乐学院,以此来兼顾教师的名利
如果说“心热”“脑冷”侧重宏观层面,那么“耳聪”则涉及微观技术层面。
“钢琴教师、学生要训练‘钢琴听觉’。
“鲍蕙荞说,“钢琴听觉”不仅是对音符的清晰聆听,也是对节奏是否合、合不合适,更是对作品风格、音乐内涵、钢琴音色、美感的综合把握
“所谓正确,并不等于弹得很美。 我遇到过身体机能和技术很好,但几乎感觉不到钢琴之美的学生。 很遗憾。
“钢琴听力”要从小抓起,从日常练习中培养。
”鲍蕙荞麦面说。
蕙荞所说的“明目”,涉及钢琴教育的心理层面。
“老师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引导。
“鲍蕙荞说,她曾带两名学生出国参加钢琴比赛,其中一人先出场,发挥出色,另一人因此压力很大,紧张不安。
“我发现了学生微妙的感情变化,很快就疏远了。 后来,这两个学生在那场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鲍蕙荞麦面说。
钢琴家必须坚守真心
记者:我采访过很多年轻的钢琴家,你对他们有什么期待?
鲍蕙荞麦面:我自己开始得很晚,我9岁就开始学钢琴了。 而且我很长时间都是业余学习。
现在的青年钢琴家们开发得早、基础扎实,又在黄金时代出国深造,可以学到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他们和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完全不同。 他们是当前和未来中国钢琴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青年钢琴家也应该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我住在北京,对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钢琴家有更多的了解。 一些中青年钢琴家肩负着沉重的教育任务,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好成绩。 难得的是,他们可以继续演奏,而且是高水平的演奏,成套举办大部分作品音乐会。
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教育任务的同时,不放松自己,就敢弹这些难度系数如此之高的作品,难能可贵。
我非常佩服这些青年钢琴家。 他们非常棒。 如果青年钢琴家能有这样的精神,我们的钢琴事业就会充满希望。
记者:但是,也有青年钢琴家受到批评。 被称为“天才”的青年钢琴家中,也有在演奏现场发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
鲍蕙:确实,有些人会被这个时代比较浮躁的风气所干扰和影响。
我还听说一些年轻的钢琴家因为忙于赚钱而破坏本职工作。
当然,获得报酬是必然的,但能否在获得报酬的同时保持优秀的技术,成正比吗?
希望能对年轻的钢琴家进行职业训练。
商业化、娱乐化、时代的变化等,或许不能动摇大趋势,但至少要在这一趋势下,使钢琴事业和钢琴教育保持更加清洁。
做音乐的人,本身就需要有一颗美丽的心。 必须诚实地支付。 那个符合我们想表达的音乐。
如果你的心不是那么美,不漂亮,但想表达那么优美的音乐,那就分裂了,矛盾了。
记者:那么,中国钢琴家们现在应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玫瑰荞麦面:我不能提出任何方向的目标。 只是,我们正在为中国的钢琴事业而努力。 无论是像我这样的老年人,还是青年钢琴家,大家都在尽自己的力量添砖加瓦。
位置因人而异。 最重要的不是树立什么远大的目标,而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教学现场的人尽量教学生,在舞台上的人努力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记者:钢琴在你的人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鲍蕙荞麦面:我无法想象我的人生中没有音乐,没有钢琴。
对我来说,钢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饭碗、一个爱好、一个职业,它真的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老钢琴家会和我有同样的体验。 学钢琴这条路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不是父母选择的。 另外,即使父母当初反对,因为自己会学习,所以我们即使上了年纪也没有悔恨。
现在也有成名后放松的青年钢琴家,但这不是。
我这样热爱钢琴艺术,把钢琴当成信仰。 当你把什么变成一生追求的东西的时候,它永远不会停止。 到目前为止,我出去度假几天不练琴是不习惯的。 甚至有罪恶感。 因为有惯性,即使停了也坐立不安。
声明:
所记载的部分内容来源于各大网络平台,对此观点保持中立,仅用于参考、交流、学习等非商业目的。
转载的原稿的著作权归原作者和机关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您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