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每周几节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每月
近日,成都市印发了《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专项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要求中小学齐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不少于一节课,建立心理专业课、心理班会课、心理综合实践课等多元化授课系统
实施分级预警,根据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将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分为一般预警、重点预警、专项预警。
及专项预警纳入心理高危学生管理台账,重点关注和跟踪。
四个行动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方案》通过实施家庭关怀行为、学校服务提升行为、医教结合行为、社会服务行为四项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
校方建议,《方案》统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建立心理专业课、心理班会课、心理综合实践课等多种授课系统。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展主题班(团队)会活动不少于2次。
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室配置率达到100%。
5年内力争班主任乙级持证率达到90%以上。
将心理教师专业监督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每年接受专业监督10小时以上。
为实施医教结合行动,卫生健康部门会同教育等部门,共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数据采集平台,跟踪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卫生部门还将推动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等开设精神(心理)科,建设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中介通道,为中介学生提供门诊挂号、心理咨询、住院治疗等便利,确保学生及时就诊。
此外,卫健部门还将派出心理专家培训、指导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高教师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能力。
全员齐查,建立心理发展档案
《方案》提出,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五家联动机制,使社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心理健康服务常态化。
积极探索社会机构,为儿童、困难家庭、欺凌、家庭暴力等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
如何发现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并进行干预? 《方案》提出建立多渠道发现机制,重点关注青少年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健全学校、社区及职能部门协同机制。
畅通心理服务网站、心理服务热线、网络心理辅导、心理邮箱等渠道。
学校应当全员调查学生心理状况,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对高危学生实施台账管理,推行“一校一策、一年一筛、终身一案”,按规定秘密保管数据。
同时实施分级预警,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将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分为一般预警、重点预警、特殊预警。
及专项预警纳入心理高危学生管理台账,重点关注和跟踪。
此外,每所学校应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一般报警由心理教师协助班主任制定干预方案,班主任实施干预和指导。
重点预警由具有胜任力的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聘心理咨询专家协同班主任、家长制定干预方案,各方按方案履行职责。
特殊报警是指学校组织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开展工作,超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合作学校危机干预能力的,学校成立会谈小组,告知父母学生心理危机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危机,签订知情同意书,将学生转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定期跟踪
红星新闻记者张烺许雯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纸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