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当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王村镇百泉小学路学宁

【摘要】心理健康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树立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充分激发积极的心理动力。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转变家庭教育形式等对策,以期为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 对策; 现状

心理健康作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小学教育关注的重点。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改革,小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广泛关注。

但在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下,普遍存在学生环境适应性差、心理素质弱的现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对此,要扭转这一现象,小学教师必须自身重视理论成绩,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注重以科学合理的形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以此作为小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基础。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厌学。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快乐,采用AAT对学生进行测试发现,54%的学生对准备学习感到厌烦,30%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具体表现为学习“有时自主” 二是孤僻。

孤僻是人们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小学生的情感封闭,造成了学生交际的排斥、自尊心下降等。

调查结果显示,30%的小学生和同龄人在一起并不开心。 其中12%的人觉得孤独,不合群。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一)心理素质薄弱

心理素质作为人们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强化其心理能力,优化其性格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但就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抗挫折能力最为明显,这一现象的产生使小学生缺乏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和意志力。

同时,小学生心理素质薄弱的问题也严重阻碍了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环境适应性差

环境适应性差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小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比较有限,加之学生年龄普遍偏低、自身认知能力差、知识面窄等问题,在面对教师批评和考试失败等挫折时,往往无法正确应对,尤其是心理意志发展不成熟的学生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焦虑导致担忧、烦恼等,长期以来学生的心理素质持续下降。

(三)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家庭教育是人们接受的开始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目前,部分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以传统的父母教育形式为主。 另一方面,对孩子过于娇惯,充分满足孩子不同的需求,代替承担很多事情,使孩子形成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等性格特性,缺乏独立自主地生活的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父母片面追求孩子自身的智力发展,把学习成绩好、聪明作为孩子成长的唯一目标,孩子在成长期间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这种家庭教育方法不仅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的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加强学生心理素质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达到小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加强的目的。

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学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年级对学生开展讲座,帮助初中和高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会到正确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喜悦,积极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提高其学习信心和兴趣

同时帮助低年级小学生适应新的群体、环境、学习生活,了解和掌握相应的人际关系规律。

这样既能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又能充分挖掘小学生的心理潜能,实现健全小学生人格的目标。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小学生的不同问题、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利用专业软件分析总结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趣味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如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观看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动漫、戏剧等,引起学生的注意,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为小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

(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在丰富教育内涵、增强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同时,实现小学生心理素质有效提高的目的。

首先,学校要重视课程改革,通过整合、改编、拓展、补充、选修等形式,对区域课程和国家课程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

同时,以小学心理健康教材为依托,合理利用绘画技巧、注意力训练、焦点疗法、椅子技巧及主题统觉等形式,帮助小学生掌握交流与表达,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接受自我,适应学生良好的环境

其次,小学教师可以借助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等,获取更多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小学生思想诉求的心理健康教材,使心理健康课程呈现图文并茂、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

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材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可以使各年级学生接受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提高[2]。

(三)改变家庭教育形式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的起步教育,具有感染性、启蒙性、情感性及长期性等特点,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目前部分家长在教育观念方面普遍存在落后现象,小学生心理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对此,为了扭转这种现象,学校及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有效转变家长传统教育形式,给家长树立现代准确的教育观念,深入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特点,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要在和谐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小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妥善组织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亲子教育活动,向家长传授更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技术和方法,有效加强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重视,促进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

此外,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还组建班级家长小组,定期在小组中向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改变传统师生家长沟通不多的现状,引导小学生身心健康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建设心理辅导部门,加强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建设,以此作为小学生今后综合发展的良好基础。

首先,学校可以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开设专门的心理个人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

咨询室配备桌椅、休闲椅、箱庭、宣泄室等,在集体辅导室购置多媒体设备、集体辅助机和椅子、集体辅助工具箱等,使小学生在安全的空间、温暖的环境中得到心理健康教师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其次,小学生认知能力较弱,对不良思维和不良情绪的认知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

因此,学校还应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根据校内小学生的实际数量培养或招聘一定数量的心理教师,确保校内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咨询工作。

此外,学校还可招收专业心理健康咨询师,根据学生心理咨询的实际需要选择兼职、全职或择日开放、全天开放等方式。

此外,由于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达到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学校加强社会合作,定期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等进行合理培训,使教师具备现代、先进的心理咨询方法和现代化教育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综合发展。

但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普遍存在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学生心理素质薄弱等问题,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

针对这一现象,学校立即摒弃传统教育理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改变家庭教育形式,积极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程,在提高心理教育质量的同时,为完善小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2022(5) .

[2]李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13 ):1 .

[3]李婷.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 .神州,2018(23 )1.

[4]刘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 2020。

[5]董玉娟.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j].2022(10 )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编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