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进行教育?浅谈这些你不知道的古代学校知识,古人如何进行教育?浅谈这些你不知道的古代学校的故事
教育对国家和民族非常重要,说起古代,人们认为教育规模很小。 因为当时文盲非常多。
但是,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也非常重视教育,每一代人对教育的理解有很多有趣的特征。
特别是古代“学校”的发展,更是有着不同的历史。
一、夏商两周,我国夏朝已有学校。 这个说法是孟子提出的,他说夏朝对学校的称呼叫学校,商叫序,周姓庠。
但是,这样说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实物证据的学校只能推到最早商代。
孟子说的“序”是商朝教育平民子弟的学校,贵族子弟上学的地方叫“学”。
有意外的知识点。 在商朝设立了盲人学校。
因为在商周期祭祀是重要的社会活动。
祭祀需要音乐,由于商朝一般选定盲人作为祭祀音乐家,出现了官吏专门教授盲人音乐的地方。
到了周朝,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特别是以周公为首的领导班子制定周礼,等于确立了官方制定的全社会道德标准。
为了能将这一政策延伸到基层,周代设立了国学和乡学两个教育机构。
国学是中央政府设立的官学,无论是地方诸侯还是周天子,他们都必须上学。
其中天子(或太子)上学的地方叫辟雍,诸侯上课的地方叫潘宫。
“辟邪雍”是中间的教室,周围有池塘。
诸侯的教室只能在水里绕半圈。 按照“西南为水,东北为墙”这个字的意思,叫做面包。
那么,教室就是教室。 为什么要强调中间呢? 有其他地方的教室吗? 实际上还有。
我们现在在一个教室学习不同的课程。
古人根据学科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上课,所以很像现在的青少年宫。
学校南门附近的教室主要学习音乐和舞蹈; 北门教授典籍和书法; 东学干戈,考虑到那时没有武术,兵法不多,教学内容应该使用兵器跳战舞; 在西方学习周礼。
因为最中央的教室“辟雍”最为珍贵,所以周王朝的学校也被统称为辟雍。
乡学的结构设计与国学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周朝的教育内容有礼(规章制度)、乐) (音乐舞蹈)、射)、箭)、御) (骑马驾驶)、书(历史)、数(数学)。
以上是六艺。
其中国学以诗书礼乐为重点,旨在培养贵族; 乡学为本。
为了培养道德高尚、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夏商周不存在私塾的概念,所有学校都是官方主办的。
二、隋唐以前进入春秋战国,教育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底层的学生不再满足于学习历史和数学,他们也想像上层贵族一样掌握六艺技能。
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向学生传授六艺知识的同时,也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于是,出现了以私学兴盛为代表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经过春秋时代的发展,战国时期的私学规模可以与官学并重。
在一些地方,诸侯国君邀请私学老师、学生到官学学府讨论学术、思想。
齐国的稻下学宫是当时官学和私学并存的代表。
为了管理私立学校的人,官方设立了“祭酒”的职位。
荀子在负责祭酒时写了有名的《劝学篇》。
到了汉朝,统治者集中大量资源兴办官学。
其中,中央政府主办的官学有太学和鸿都门学。
前者成立于西汉时期,高峰时期学生达3万多人,甚至还被派遣到匈奴来学习。
鸿都门学是东汉创立的,如果说太学是大本的话,那么鸿都门学就是艺术大专,主要是为了培养文化艺术人才。
地方政府主要是郡国学和更基础的教育机构。
“郡国学”有差异。
在中央政府直属管理的郡内设立的学校被称为郡学,在藩设立的类似学校被称为国学。
国学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重点中小学,汉平帝感受到基层官学的薄弱,下令成立“学校”,乡镇一级“庠”,村一级“序”的官学。
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吧? 在文盲率超过95%的古代,村级出现过官营学校。
魏晋南北朝由于战乱持续,官学流行废除,国家教育程度减弱。
晋朝的官学很有特点,与传统太学分开设立国子学,后者只能入读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太学必须在六品以下。
堂堂的教育机构与门阀制度挂钩了。
南朝刘宋初的“大学本科”,在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个发展方向上,从培养万能型人才转变为专家型人才。
三、隋唐之后,隋唐实现天下大一统,加强官学规模。
其中唐朝最特别。
首先,官单位分为直系和旁系两种类型。
直系分为大本和专科,大本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我们可以理解为三所重点高中。
专科有律学、书学和算学,重点培养专业人才。
如果认为旁系的大学比以上六所学校差,那就大错特错了。
旁系大学分别为弘文馆和崇文馆,前者为门下省直属的大学,后者为东宫太子直属的管理。
这两个地方还不是谁想去都可以去的,入学资格仅限于皇亲国戚和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
因此,唐代的旁系官学可以理解为高于传统意义上的高中。
明清时期的特色是将以前只用于学校管理的行政机关国子监改为国家最高学府。
网上有很多关于明清时期官学的文章,这里就不解说了。
作者:这里特邀作者菅大山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中国古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