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保山昌宁:一个理念,绘出山水田园“上河图”
来源:云南日报
“走在那条宽三十米的马路上,路上几乎没有人。
前路后面的路是如此狭窄破烂,路边的房子也是稀稀落落的……”“30年后回到昌宁,信心满满,看到了壮志凌云,却又脚踏实地的大城市。
这是一位作家2012年在昌宁采风时写的昌宁县30年左右的变化。
作家写这篇文章时,昌宁田园城市建设初见成效,但她读懂了昌宁城市发展的“心声”。 “精雕细琢、突出特色,全力建设田园城市,围绕‘城乡一体、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发挥自然优势,展现田园特色,凸显城市个性……”的“心灵
住在小城镇里的人,喜欢去右边中甸河的生态走廊和分布在河边的广场、街道、公园、田园,感受城市的变化,享受生活的美好。
“昌宁的发展越来越好,无论我们走在路上,还是走进公园,都能看到非常美丽的景色,而且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能住在这样美丽的田园都市,我感到很幸福。
“市民徐云丽说这话时,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幸福。
发展越来越好,是人们对昌宁县的共同看法。
“十三五”以来,昌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围绕“拥立环山脉水田城”山水田园城市目标,坚持全域规划,统筹城乡统筹,以提升中心城市扩张为核心,打造特色小镇
2020年底,全县城镇建设面积达到35.72平方米,其中县城镇建设面积达到14.3平方公里的城市化水平54%;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20.08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6%; 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全面贯彻‘经济发展,需要城市’理念,以系统思维谋划城市发展,以学生理念布局城市规划,以精英意识推进城市建设,‘山更绿、水更清、田更美、园更美、天更蓝’
昌宁县住建局副局长施志刚介绍,“十三五”城市建设管理成效主要体现在: 加强规划协调,不断增强规划引领作用。 强调项目建设,县装载功能显著提高; 加强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城乡住房条件; 加强城市管理,城市品位不断提高; 强调监管服务,行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城市建设的管理怎么样,居民最有发言权。
今年66岁的达丙社区居民杨朝芬如是说。 “从小就觉得河里的水相当干净,但几年前有一点差距。 现在管理得相当好,水也相当干净,好像回到了我们小时候的感觉。
这个公园各方面都建设得相当好,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每天都来这里玩,在广场上跳舞,步行,我觉得我们相当幸福。
”
云南美丽县城建设给昌宁县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019年以来,昌宁县按照“清洁、宜居、特色”目标,全面实施“美丽县”建设,本着县颜值提升、生态效益保障、社会效益优先,通过相关业态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合理增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现在,人们来了就不想去,去了也想回去的乡愁之家逐渐形成。
“昌宁县住建局质安站站长许卫德介绍,昌宁县按照生态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引入水利、水生态、水景观“三位一体”设计理念,依托穿城而过的7.5公里右甸河河道,以右甸河为主轴,以城北、城中、水景观为主轴
田园小镇在全镇深入开展“美丽家庭花园”建设工程,着力建设1000户“布局美、居室美、绿化美、家风美、特色美”美丽家庭花园示范户,进一步改善居民家庭生活环境,提高居民文明素养和家庭文明程度。
家住田园镇龙井社区的退休干部陈明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每天读书、看电视、听广播,最大的爱好是两个。 一种是把家里的环境弄得干净整齐,另一种是在街上到处走走看看,有时会“多管闲事”,参与社区管理事务。
“我们每个居民都是城市的主人,每个人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
陈明说,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细胞,家庭越美,社会就越美,只要全社会参与,美丽的县城自然就会在我们的昌宁大地上成长。
”
“这是一个城乡一体的昌宁县,生态健全,景色优雅,真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如果20年、30年后昌宁能保持这样的田园城市,那就功不可没了。
2012年参加采风活动的另一位作家这样向昌宁寄语时,似乎预见到了昌宁县的今天和明天。
如今的昌宁县城依然是“现代都市文明与古老农耕文化相融合的浑然一体”,未来的昌宁县城依然是“城乡郊区差异不大,市内绿树成荫,过马路便是田亩流水,天然公园名副其实。
昌宁人说:“因为面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态度要有节制、适度,有顾忌而不是胡来。
在确立发展目标时,他们看起来更加小心翼翼、脚踏实地……”
施志刚指出,“十二五”期间,昌宁要紧紧围绕建设“最美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积极融入省市发展大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总体,深入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实施城市创新他介绍,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推进城南新区综合开发、右甸河生态廊道提升、“两污”处理设施、老旧小区智慧城市改造等项目建设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只有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