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普特融合教育,普特融合学校

上二年级的时候,龙铭很难适应班上的教育,不得不转学到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

他有剩下的听力,又装了人工内耳,但学习越来越跟不上了。

川东南y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林路说,每年都有像龙铭这样的学生从普通学校转学到特校。

原因有各种各样。

有些父母一开始不愿意接受自己孩子是特殊孩子的事实,送他们去普通学校,以免别人说三道四。

普通学校的设备设施和教师都远不如特殊学校,很难进行学生康复和心理健康指导额比特学校很大,老师无法单独照顾。

从去年到今年,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以下简称《提升计划》 ),未来几年重点构建以普通学校班级上学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与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融合教育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地方的融合教育受制于制度、投入、教师、观念的落差等,要实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无缝隙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按班级学习

有助于特殊儿童的成长

吴明昊天生视力残疾,看东西模糊,坐在第一排也很难看清黑板上的字。

他家住在川北t县z乡镇。

他从小就在家附近的中心学校上学,已经读到五年级了。

在老师姜树仁的眼里,吴明昊喜欢学习,喜欢读书。

“除了上课把板子写大,课后聊天鼓励,老师几乎不用担心。

“姜树仁说吴明昊成绩很好,是班上同学学习的榜样。

z乡中心学校有三个这样的学生。

他们在学校没有学习障碍,没有受到同学的歧视。

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志强认为,国家采取优先上普通学校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特殊学生未来生活的出路。 “特教学校的环境太封闭了,不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能普通上学的,应该完全上课。

特殊学生还可以就近入学,缓解特殊教育学校收容能力有限的压力。 特别是县级的特殊学校。

自贡市沿滩区永安小学有1000多名学生,特殊儿童28人(包括辖村小)。

适合在班里学习的,只要家长同意,永安小学就可以接受。

从一年级开始,学校为特殊学生制作档案,小学毕业时,将档案移交给中学。

老师们定期和家长沟通,和孩子们聊天,和区特学校一起制定教育计划。

“听力和视力问题不严重的学生可以就近进入村小学和中心学校,减轻特殊学校孩子过于集中的压力。

“永安小学校长滕江说。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师李秀认为,多年来研究特殊教育政策、跟班是有利于普及残疾儿童教育的布局形式,符合国际“正常化”教育原则、回归主流、一体化教育、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

2

转到特殊学校

设施、教员更有保障

在班级的另一端,有些学生无法适应普通学校的教育,转到特殊教育学校。

李志强表示,特殊学生一般优先安排在普通学校,中度、重度残疾,如全盲、智力残疾学生在特殊学校就读,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采取送回家的方式。

一些学生家长一直坚持不送特殊学校,犹豫着直到学生不能继续下去。

例如,一起上课的智力障碍学生,在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只能说学生勉强坐在班上。

其理由是“父母不希望自己的人偶被认定为特别的孩子,可能会影响今后的婚姻。

”滕江说。

一些普通学校的设备设施和教师难以满足特殊孩子的教育需要。

宜宾市特校曾接待过普通学校转来的聋校表演。

在普通的学校里,他跟不上上班的学习进度,我想经常被同学冷眼相待。

班里学生很多,老师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指导他。

再加上普通学校没有康复设施,教学设施也没有改造,特殊学生的学校生活很不方便。

转到特校后,萧找到了同类,有了适合他的学习、生活环境,他自信地说:“有点好。

在特殊学校康复后,情况变好了,还有人回到了普通学校。

例如,聋哑人通过移植人工内耳恢复听力。

但这毕竟是少数,更多的特殊学生还是从普通学校转入特殊学校。

《提升计划》建议,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规划,按片区选择部分普通学校设立资源教室,配备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资源教师”),指定招收残疾学生。

李志强认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逐步实现。

目前,在省内普特融合教育方面做得较好、有成熟经验的地方只有成都。

2017年9月,精神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科研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融合教育适龄儿童入学情况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适龄受访者义务教育在校率为45%,而2017年入学申请成功率仅为69%。

这离《提升计划》年的“95%义务教育入学率”还有不小的差距。

李秀认为,这是在班级学习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她相信问题会逐渐得到改善和改善。

3

无缝融合

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也是必要的

T县z乡中心学校没有资源教室,也没有特别的教师。 吴明昊等特殊学生只能在平时老师的关心下,进行心理疏导。

他们最初的自卑感逐渐缓和了。

比较起来,永安小学应该是幸运的。

虽然没有资源教室和特教老师,但是区特教中心会定期进行指导和监督,每年都会有特别教育专业的培训,培养兼职教师。

t县特校校长龚良平表示,学校不仅接收普通学校转来的学生,送到家庭,老师还会去普通学校交流和指导,共同协商,为不能去特殊学校的学生制定培养方案。

z乡中心学校教师姜树仁的说法与横良平略有不同。

他没有见过特校老师指导,学校的一些特殊孩子的教育都是本校老师摸索着进行的。

y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林路表示,由于人手不足,投入不够,目前学校还没有去过普通学校指导。

腾江期待国家和地方继续加大投入,培养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

在原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谢敬仁等提出的每班行政推进工作模式中,各县及其乡镇成立了每班领导小组,负责教育管理、研究指导、筛查鉴定、康复、经费投入和宣传工作,教育、残联、民政等多项工作

随着上述现状,各地普特融合教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t县特校所在地地质结构不稳定,县里计划将其转移到城市。

宽敞的校园、完善的康复设施和活动教室有利于特殊学校孩子的成长。

特校也将利用新校园,对普通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

去年10月,y县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推进融合教育改革。

今年,该县计划在10个乡镇建设资源教室,满足片区融合教育的需要。

(文中姓名除李志强、李秀、腾江外,均为化名) )。

课堂学习的“武侯实践”

成都市武侯区2014年制定《成都市武侯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与救助儿基会合作开展全纳教育实践。

全纳教育内涵是融合,即实行分类、排斥、无歧视的教育。

武侯区约有300名义务教育段残疾儿童(包括持有残疾证并通过其他方式鉴定残疾性质的儿童、少年),其中,200多名肢体、智力等轻中度残疾学生在该区普通中小学就读。

资源教室、资源教师的有效利用

科华中路小学资源室一角

武侯区2013年投入100万元,启动前20个资源教室建设工作,现有25所中小学设立资源教室,实现有3名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中小学全部建设资源教室。

资源老师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王尧是科华中路小学的专职资源教师,在资源课堂上,对孩子的情绪、心理各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其能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和学习。

并指导班上有特殊学生的老师制定和开展个性化教学计划课程。

9岁的小宇是先天性弱视,每学期开学前,他班的科任老师会为他定制细致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写下本学期要求的85%的单词,用放大器完成组词、生字等。

各科老师安排好计划后,派人指导王尧进行总结,形成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计划。

分层次开展师资培训

普通学校的任课教师包括资源教师在内大部分都不是特殊的教育专家。

如何让老师对参加课堂的学生进行专业的案例教学?

2013年4月,武侯区整合区特教学校教育资源,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普通学校全纳教育提供专业培训支持。

资源中心每学期制定培训指导计划,配备5名普通学校巡回指导老师,定期到所有资源教室,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计划进行支持,进行教育康复、案例分析等。

与此同时,从2013年开始,武侯区与救助儿童会合作开展全纳教育“随班就读”实验项目后,首期项目重点开展师资培训和“随班就读”教育研究,对区内项目学校的校级干部、资源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为期3年从2016年开始,项目学校扩大到10所后,开始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系统的指导。

一系列分层、分类培训活动,让普通学校教师真正了解特殊教育,提高专业能力,逐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智障、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儿童,也使武侯区普通学校有了让特殊儿童充分适应、融合的良好氛围。

很多人构建支援系统

走向家庭教育研讨会活动现场

目前,不仅专科医生、心理学家、教育专家,还有大批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志愿者参与全纳教育。

目前,武侯区已建立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3个“心灵驿站”、7个“阳光家园”、武侯区善工家园支持中心、武侯区爱慧自闭症(孤独症)专业康复中心等,区域内特殊儿童

金明豫琼是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经常向科华中路小学派出的驻校社工,主要陪同班级负责子女家庭教育相关工作,成立家长全纳小组,开展活动,家长互相帮助,分享教育经验

对孩子缺乏关心的家庭是她家访的重点对象。

去年,武侯区与救助儿童会签订二期全纳教育合作项目时,重点关注对家长和社会的有效引导,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直观有效的良好教育模式,成立区资源中心和项目学校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加入特教团队。

同时,家长主动成立全纳教育武侯区家长微信群,在群里分享和讨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将训练营里学到的、学到的,以及自己的实践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家长。

“进行全纳教育不仅需要政府和学校,还需要整个社会发挥作用,共同支持和参与。

“科华中路小学校长刘卫东认为,只有大家伸出手来,特殊的孩子才能真正融入这个社会,而不‘特殊’。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

文丨何文鑫杜蕾

编辑丨郭路

川教之声

公众号

教导报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