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用什么激发孩子的竞争力,什么才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陈国强孙旭东

“双减”启动以来,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工作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父母们除了支持和称赞之外,也不再有很多班级因为升学考试的压力,而产生了新的焦虑,比如孩子竞争力变弱怎么办,孩子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只能“放羊” 对国家来说,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既不“减”,也不“减”。

在此背景下,中小学积极行动,推出了增加课堂高效教学、增加学校延迟服务、增加文体活动、增加劳动培训、增加教师责任感、增加教育教学能力等增效举措……

这些“双增”行动是必要的,也应该为丰富学校的教与学、确保学校“坚”、“留”起到积极作用,但这些行动把学校作为“主语”。 也就是说,有必要思考和分析学校要增加什么,“增加”的目标指的是什么。

我们认为,“双减”的根本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重在“立”,即成长的自我能动性,“树人”重在“人”,即成长的社会规范性。

这是“双减分”背景下学校教育活动的目标导向。

因此,与“减”相对应的“增”也要以学生的自我成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究和思考“双减”之前学生失去了什么,了解“双减”下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增加什么

“双减”归根到底是改变实用、短期、责任轻的教育理念

那么,“双降”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呢? 让我们把视角稍微扩大一点。

20世纪80年代学科类校外培训刚出现时,主要功能是补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数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水涨船高,在学科补习从部分学生参与到“双降”之前,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进来,产生了“剧场效应”。

有人总结说,个别学生补习可以提高分数,大家补习只能提高分数线。

另外,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校外补习的内容从一开始就针对各个章节发展成了完整的课程,其本质是校内课程的早期学习。

这一现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助学的性质,不再是校内教育的补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校内教育。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进退两难,不能上新课,也不能不上新课。 另外,教师把“刷问题”作为最后的方法,如果一个问题没有效果,就再重复另一个问题。

家庭经济压力加大、青少年近视问题突出、初三学生学习到半夜……这些在“双减”面前屡见不鲜。

通过这些现象,我们不断地询问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失去了什么。

首先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很多时候,学生都处于被安排的状态,不愿意去补习班,但看到周围的学生都这样,自己也默默地接受了。 这是高中以下学科经常可以在国际性各学科竞赛中获奖,但到了本科以上阶段各奖项迅速减少的原因之一。

应该认识到,训练(即使是被动的训练)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长期的。

由于内驱力不足,外力减弱或消失时,这种学习状态会懈怠,学习效果会大幅下降。

其次,是淡淡的好心情。

多数情况下,学生处于“忙碌”状态。

放学后去补习班; 学校里有作业,补习班里也有作业……在那样仓促的情况下,很难让心平静下来。

心不坦然,就很难静心思考自己与世界、现在与未来、学业与发展、家庭与学校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缺乏思考人生意义,认识不到成长的方向。

具体来说就是没有成长的定力,只是一味地跟风。

风向不定,孩子的成长目标也很难确定。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

现在,中学生、小学生的父母大部分都是80后。

他们不仅经历了经济贫困的时期,而且在赶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在大步前进的时代给他们留下了特有的印记。

这一代的父母,更实用、更短期的心态,不自觉地渗透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追求眼前的分数及其带来的“成功”。

而“80后”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成长环境较过去大幅改善。 他们关注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由发展,却往往淡化“自由”所伴随的“责任”和“义务”。

转向学习后,孩子更容易把学习作为任务而不是责任。

我知道履行责任和完成任务的心理体验完全不同。 ——一个是自主追求,一个是被动应对。

现在,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实用、短期”促进家长重视眼前的成绩。 另一方面,一味“讲自由、讲个性”,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基于这两点,“双降”前作业和校外研修的量增加,学生陷入了从身体忙到动力不足再到身体疲劳的循环。

回归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

适时出台的“双减分”政策,纠正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育长期存在的功利化倾向,也为推动学校教育回归原本教育提供了良好时机。

为了积极落实“双减排”,我校推出了一系列活动。

例如,开设“家校聊天室”,与几十位家长就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亲子关系、家庭氛围、青春期学生特点等进行深入交流; 开设“有声读书社”试点,探索深层次“双增”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

“增长动力”是指如上所述的增长内驱力。

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一种按需发生的内部清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所需的内部动力,这种内驱力通常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榜样,二是兴趣,三是习惯。

增加“增长动力”、树立榜样、树立理想、发展兴趣、养成习惯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成长的定力”需要说明其内涵。

《大学》说“知道停止,以后再决定”。 “知止”就是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明白这一生中什么是绝对必须做的,什么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只限于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好的工作、好的生活……但目标太浅,很难达到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在家里在学校的聊天中设计过简单的问题。 “做人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答案有“诚实”“善良”“勇敢”“执着”等,这些原则能造就人成长的一切优秀品质吗?

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吧。

《礼祭统》中写道:“孝,从爻到子。

无论是效果,还是孩子承爻,还是对父母做好事。

顺路、顺天之经; 顺伦、顺地之义。

可见,“孝”不仅要给父母洗脚、听父母话、养老父母,更要从服务父母开始,实现顺天由命、顺理成章的终极目标。

有了“孝”,人的学习和成长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应该是让自己有尊严地生活,让父母有尊严地生活,让民族有尊严地生活。 对“孝”的追求产生了自强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增长的“定力”。

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志在路上”。

既然“志在路上”,学习能任凭自己的好恶吗? 当一个人以“志在路上”为学习目标时,“物喜不自哀”,视学习为责任、天职,心态一稳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慢慢掌握了。

从阅读入手,加强对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坚守

我们坚信,增强学生的“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就是增强学生对责任感、使命感的坚守力,就是养成正确的“三观”。

如何实现? 从读书开始。

我校于去年11月试点了“发声读书”活动。 从初一的家庭开始,学生每天阅读文章,得到家长一句鼓励的评论,至今已有近50户家庭参加。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合适的文章——字数在800-1200字之间,学生一次阅读3-5分钟,基本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文章内容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理想信念的树立、情绪和心理的调整、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自我与他人的认识

可以发挥力量。

我们的学生在“有声读书社”大家庭里互相支持、互相监督、携手坚持,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文章,及时交流心得,让读书成为更自觉的行为。

“读书是世界上最低门槛的高贵之物,读书在净化自己思想的同时,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我从叛逆少年的改过自新中体会到了教育方式的力量; 在从被惯坏的孩子走向堕落的过程中,我知道了自律、自立的重要性; 从贫穷男孩的不屈和奋斗中体会到了尊严的可贵。

”……从这些学生写的体验中,很明显阅读对成长有意义。

那么,通过阅读正能量文章,能实现提高增长“动力”和“扎根”的目标吗? 答案是否定的。

但我相信,学生理解正确的“三观”,形成正确的“三观”影响下的学习观,就会产生动力。坚持下去就会形成习惯,好习惯成为惯性,定力就会产生。

“看起来是普通而最奇特的崛起,变得简单而困难。

这说明了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出人生第一步的重要性,但要牢牢抓住这个“第一按钮”,需要学校协调开展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

扎实开展“双归”活动的背后,需要让学校和教师有“自觉”。 在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时,要牢记衡量这些工作和活动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有用者多,无用者少。

(作者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华中校长、教师)。

资料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