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景宁县:变“撤”为“改”,办好小规模学校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在“两山夹水,多人流”的自然环境下,当地农村学校自然“小班化”。
全县农村学校中,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超过了6成。 15人以下小班达到全县农村教育班60%以上。
从2006年开始,在很多地方热衷于撤并调整驾校的时候,景宁县反其道而行之,推进了一系列小规模学校的专业改革。
“办好小学校,景宁农村教育的基础巩固了。
“景宁县教育局负责人这样说。
“改废”,是景宁建设小规模学校的总体思路。
景宁县教育局认为,根据景宁地形特点,拆迁部分学校,将导致农村孩子入学困难。 照这样下去,旧设施的条件也不适合现在的教育要求。
所以,“改正”是最好的。
桐乡中心学校,全校6个班,学生只有一百零三四十人。
学校曾是危房,如今改造后,学校大门对面是中心花园,花红柳绿,流水潺潺。 标准的塑料跑道、草坪球场、还有多媒体教室、直饮水设备……
改造,不仅改造了美丽的校园,还改造了特色校园——桐乡中心学校,建设了“畲药园”,提炼了“桐家训”。
学生林红燕说,我在农村学习,能在这所美丽的学校学习生活,我感到非常开心。
基于“地方传统”的“文化改造”是小学校的必由之路,景宁县教育局从有限的财政预算中筹措专项资金,成立专家智库,为学校出谋划策。
“崇孝文化”“三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温暖的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体现在小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在大均乡中心学校,学校制作了葫芦丝校本教材。
学生上一年级后,免费领取一瓶葫芦巴。
每天的长课时,师生一起吹奏。
大山里的“葫芦童子”们,在畲乡音乐的滋养中,越发自信。
为了保证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从2006年开始景宁县开始三轮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这类学校特有的教学优势,制定了15条教学规律。
这15条“农村小额”教育规则包括:利用“剩余面积”,将教室分成多个区角; 根据学习需要,灵活改变座位配置的个性化配置工作,探索整体“面批”年级、校际联合授课模式等。
“长辈之中,不可能准确地告诉别人,但这已经是我们教育的常规。
”东坑镇小教师毛美娟说。
据介绍,为了实现15个常规“落地”,县教研室专门设立了教育研究员“教育服务指导周”,掌握每月离校实施和推进农村小班教学的情况。
2017年丽水市六年级学生教学质量监测中,景宁14所小学获得市“教学质量效益奖”,其中12所为农村小学校。
景宁县教育局表示,新时代小学校建设中,景宁要重点突出“三味”:乡土味、小班味、家味。
养活和发展每个人,温暖每个人,让每个畲乡孩子都能扎根乡土,丰富个性,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