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翠:攥紧中国人的油瓶
11月2日早上6点,天刚亮,黄桃翠就出发了。
自己开车是多年的习惯,长年在田地里跑来跑去,所以只能自己来。
甚至在分娩的前一天,她也开着自己的车从油菜田直奔医院。
上午,她要去重庆潼南,检查几个新培育的品种。 绝对不能疏忽。 即使辛苦工作也不说的话,恐怕会浪费大半年的时间。 下午赶到四川旁边的水里。 新品种的油菜籽基地就在那里。 不去看的话,她会坐立不安的。
黄桃翠今年44岁,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油菜研究室主任。
长期从事特高含油油菜的品种培育,她把“3勺菜籽和1勺油”变成了“2勺菜籽和1勺油”。
她培育的“庆油3号”中国油菜含油量创下最高纪录,“庆油8号”再次刷新纪录。
2021年食用油消费数据显示,中国食用油自给率为31%,只有7成依赖进口。
通过科研力量,努力提高油菜产量油分含量,把油瓶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显得更加紧迫。
今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宣布,将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支持油菜扩大种植面积。
油菜育种17年,黄桃翠一直在与时间赛跑。
当别人抬头享受油菜花盛开的浪漫时,她低着头为油菜花授粉,安排新的组合,期待有新的突破。
黄翠在实验室。
回答者供图
“嫁妆”
《一颗种子要改写世界油菜历史》于2006年被媒体报道时,黄桃翠已经在老家湖北省恩施的一所中学教生物五年了。
本文讲述了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著名油菜专家李加纳的故事,其建立的黄籽油菜育种技术体系,是集黄籽、双低、高产、高油、广、多抗等性状于一体,培育出的黄籽油菜新品种,栽培区域覆盖长江中上游各油菜主产区。
当时28岁的黄桃翠觉得这个培育过程特别新奇,比魔术师还神奇,迷上了植物遗传学。
2006年黄桃翠考上西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育种专业(现西南大学)研究生,师从李加纳,主导油菜单倍体育种研究。
在李加纳教授的指导下,除了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也就是培育油菜新品种的母本外,她也开始培育自己的新品种,命名为“庆油”。
实际上,黄桃翠考上西南大学的2006年,我国食用植物油种植面积减少,生产自给率日益下降,60%左右依赖进口原料或直接进口食用原油。
国际安全警戒线的标准是50%。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油菜籽生产国,也是第二大油菜籽消费国和第三大油菜籽进口国。
2009年,黄桃翠进入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当时除试验田外,没有一粒油菜籽。
她把“庆油”带到农科院,里面含有恩师李加纳和学校带来的叫做“嫁妆”的基础资料。
水稻与油菜培养方式和所需科研设备相一致,选用与杂交水稻育成同类、遗传有一定差异且性状互补的品种进行杂交,通过人工授粉培育杂交种,采取优胜劣汰方式,选择所需新品种。
南方油菜播种季节,水稻收获后,是重庆农科院含谷基地10亩水稻试验田黄桃翠新品油菜的出发地。
正是这沉甸甸的“嫁妆”,才是她前进的基础,更有了多年的庆油3号。
经过多年努力,黄桃翠为重庆农科院收集整理了数千份不同性状的材料。 有青海早熟品种、安徽耐寒品种、孟加拉收集的野生品种,具有深厚的家底。
黄翠,二十大代表,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研究员。
回答者供图
“与土地打交道,来虚作假,研究不出好油菜. ”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油菜籽含量在35%左右,用于物理榨油,通常为三斤菜籽和一斤油,也是老百姓常说的“三勺菜籽和一勺油”。
一位资深专家被黄桃翠吵醒了。 农民不仅关心一亩田能产多少菜籽,更关心一亩田能产多少油。
决定这个结果的有两个因素,产量和含量。
但产量大,含油量高的油菜品种供不应求。
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是国外油菜的主要产地。
长期以来,国外油菜籽含量高于中国。
2013年左右,加拿大菜籽含油量为44%左右,而国内2013年接近40%。
与其他种类的作物不同,例如将加拿大的油菜品种引进中国,根本不可能在长江流域播种,由于气候、温差和土质的不同,适合当地的油菜品种也不同,国内不同地区适合的油菜品种也不同,例如适合安徽的油菜品种更冷
因此,培育适宜本地的油菜品种,成为许多农业科研院所的克服方向。
2016年,“庆油3号”以49.96%的含量成功。
培育“庆油3号”7年来,与黄桃翠在一起的是重庆农科院含谷基地的农民王楚。
经过十多年的“熏陶”,如今的王楚国也被誉为油菜科研的优秀工程师。
他本来要进城打工,没想到去了农业科学院的种稻田。
45岁时,成为黄桃翠的助手。
“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加班整理材料。
王楚回忆说,两人在含谷基地种了10亩油菜后,就有30亩了。 都是自己精耕细作,从育苗、播种、栽种到收获,只有农忙时节,才请了几个小工。 “科研田地比老家的田地小得多,收获后脱粒菜籽,也是用老办法用连枷敲打。
”
最累的是油菜花盛开后的授粉。
重庆的冬天很暖和,春节后的二月到三月底油菜花开了。 他们要用镊子给花人工授粉,根据试验要求,一年要完成2000多个组合,就要赶在一个月的花期完成。
他们一到雨天,就要在田里盖大棚晒干,授粉后一个个用袋子盖起来,担心串粉。
“做这项工作,不仅要有眼光,还要有体力。 白天猫在田地里坐着站了一天,晚上坐着也起不来。 通常由我口头阅读,黄老师用电脑记录和整理科研数据。
”
这样的工作,日积月累。
为了争取科研时间,黄桃翠选择贵州威宁,将重庆一年熟一次的油菜,变成一年熟两次的可能性。
重庆油菜9月播种,10月移栽,次年5月收获。
根据气候差异,贵州威宁5月播种,当年9、10月收获。
这一差异使得黄桃翠上半年收获的油菜新材料,下半年在贵州再次加代,两年的科研时间缩短到一年完成。
王楚还清楚地记得,他们2011年去的威宁,从老百姓手里租了8亩地。
虽然威宁晚上温度很低,很冷,但白天最高可以达到28,昼夜温差极大。
“如果没有住的地方,就租家乡的房子。
“王楚,当时住的是土房,房梁上挂满了玉米。 到了晚上,房梁上的老鼠到处跑,第二天早上一看,被子上是玉米粒,是老鼠咬下来的。
他也记得,种下油菜苗后,等了一个月也没下雨,两人只好担水浇水。
十多年过去了,王楚看黄桃翠干农活,“比我老农还地道,做什么事都专心,性格坚强坦率,不然出不了这么多好油菜。
”
黄桃翠自己也表示,和土地打交道变得空虚,研究不出好油菜。
从“三勺菜籽和一勺油”到“两勺菜籽和一勺油”
2013年11月,黄桃翠育成的庆油3号品种进入关键期,须对贵州铜仁进行苗情监测。
那时她没有队伍,每个示范点都得自己跑,自己跟着。
她现在还记得。 晚上10点40分,在每天只有一班的绿皮列车上,她手里拿着票,到了重庆秀水才腾出座位。 当时她怀孕两个月,怀孕反应非常严重,但实验数据并不等人。
“坐上拥挤的火车,各种难闻的气味让人喘不过气来。
过了一会儿,胃里开始翻江倒海。 想吐,我全身出汗,每秒都很痛苦,在夜晚度过了9个小时。
”
育种很无聊,只能机械地重复实验,只要停止,努力就白费了。
怀孕期间,黄桃翠跑遍了全国十多个省份的油菜产区,不管路多远,山路多颠簸,她都坚持田间地头。
她清楚地记得2014年生了两个孩子,医院联系她,她于7月22日剖腹产。
前一天,她在重庆的含谷试验田忙得不可开交,把手头的工作赶紧做完。
中午,她自己开车直奔医院,为第二个天生的孩子做准备。
7月22日剖腹产,7月24日回家,黄桃翠接到新品种审定通知,要准备庆油3号的文字资料申请书,月底交上来,还要再等一年。
申请的文字资料至少有100多页,包含各项数据。 黄桃翠刚剖腹产,疼得不得了。 躺在电脑前,眼睛也受不了。 电脑的画面也看不清楚。 只能睡一会儿工作。
目睹这一切,丈夫生气了,拿过电脑就毁了。
但事情还得继续下去。 黄桃翠不想阻止。
后来,丈夫觉得对不起她,买了一台新电脑,特意在床上装了一张小桌子。
孩子刚过40天,她就带着孩子和婶婶住在田埂简陋的临时科学研究室里。
房间没有门的话就盖一条床单。
工作之余,在田地里找块空地哺乳,孩子在菜地里一天天长大。
2017年前,新品种的国审尤为严格。
首先将新品种申报农业部,然后报送地方科研机构,按要求进行盲种检测,包括新品种产量、含量、抗倒性等方面,最后经过专家团队审定论证排名,但整个国家的考核时间特别长。
庆油3号经过这个流程最终认定,2018年通过审定,获得合法身份。
创下了中国油菜花区含油量最高纪录,实现了从“三勺油菜籽”向“两勺油菜籽”的跨越。
2019年庆油8号再次刷新纪录,含量达到51.54%。
目前,黄桃翠的庆油系列以高产、高含油量著称,从庆油1号变成了庆油11号。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品种都能满足黄桃翠。
庆油5日,产量较高,含油量也较好,但云南试种期间,大风全部吹倒。
“经不起大风,也就是不合格,产量含油也不行,是封存的。
”
油菜花成了旅游网的红土地,黄桃翠和团队顺手一试,培育出来的油菜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花期也长达20天,一时间各地都在抢购,订单络绎不绝,但黄桃翠不让种子公司出售。
“一开始很新鲜,但经过研究,油菜籽油分很少,油的质量也很差,所以我们不能那样做。
”
黄桃翠给油菜花授粉。
回答者供图
庆油3号是今年全国油菜的主力品种之一,集中在长江流域推广。
截至目前,累计推广约2000万亩,按增产15公斤菜籽油计算,可增收60亿元。
除庆油外,黄桃翠和团队还开展了庆康、晶油两大系列探析。
庆康系列克服的是油菜——株癌肿病。
2012年,黄桃翠在重庆南川的油菜田发现油菜易受根瘤菌侵染导致根肿病,油菜大量死亡的植株。
据统计,重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病面积约占1/3,十字花科蔬菜发病虽不在各地,但蔓延。
“只要土壤中含有根瘤菌,随着水流的传播,就会立即感染附近的田地,病菌七八年也不会死。
”
用十年时间,庆康1、2、3号就要诞生了。
庆康1日通过今年审定,获得合法身份,开始推广。
让黄桃翠吃惊的是,庆康3号含油量达到53.75%,根肿病发病率下降到2%,比特高含油的庆油8号高出了2.2个百分点。
在“油瓶”里加入尽可能多的中国油
在“油瓶”中加入尽可能多的中国油,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必须依靠科学研究。
但黄桃翠觉得,科研跟不上市场。
提高油菜产量时,才发现油菜籽含量不足,才提高了产量,但抗倒性太弱或根肿病来了; 解决这些问题,对市场有新的要求,需要早熟、缩短生育期,必须适合机械化收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油菜种植面积长期在1亿亩左右波动,主要是农业收入综合机械化率低受限,生产成本过高。
2019年国产菜籽价格为近三年来最低,之后逐渐上涨,今年达到每斤3.5元。 由于需求量依然不足,市场菜籽油价格也在上涨,进口菜籽接近每斤3元。
黄桃翠担心的是,菜籽油越来越被老百姓接受,但按照今年的菜籽价格计算,一斤菜籽油的成本在12元左右,负担不轻。
黄桃翠表示,菜籽油的市场占有率在22%左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要解决这一难题,主要是充分利用长江流域冬闲田的种植潜力。
四川、湖南、湖北本是油菜种植的传统大省,尤其是湖北,有“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荆州”的民间传说,但近年来当地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更高,农民纷纷选择水稻和小龙虾
制约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重要因素之一都是人工收获,农村难以扩大面积。
“晶油系列的培育,主要是因为适合机械化收获。
黄桃翠说,除了庆油系列,国内高产高油的油菜,主秆上成人高,极不适合机耕。 即使是勉强机械化收获,达到收获标准的油菜籽壳容易开裂,油菜籽损失率高达20%,均在田间炸裂。
努力方向有两点,基于庆油系列,培育植株小、抗裂的新品种。
结果,虽然反复试验,解决了培养矮个子的问题,但豆荚的壶裂了也没能让她满意。
但是,目前晶油1号已经停滞,没有突破。
黄桃翠的理念之一是团队合作才是解决难题的方法,而不是单兵作战。
目前,我国研究油菜的队伍不少,各有特点,有的耐寒,有的抗旱,各有千秋。
她选择与各大机构合作,拿出各自的优势特点,培育所需的新品种。
例如,为了提高油菜适度的机械性,解决荚木开裂的问题,她选择了和很多人合作。
我相信她很快就能突破。
个人资料
黄翠,二十大代表,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研究员。
长期从事特高含油油菜品种培育,“庆油8号”51.54%含油率创全国最高水平。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农业农村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新京报记者罗道海编辑陈晓舒
校对杨许丽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