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河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

一、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大脑的功能,是大脑的客观反映,心理的发展变化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一)心理是大脑功能进化到一定程度后,逐渐产生大脑,并伴随着心理活动而产生,但由于动物大脑结构简单,动物心理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人出生后,由于其特性的决定,人脑结构逐渐复杂,心理水平也大大提高,从简单的感觉、感知、记忆到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个性。

人类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大脑。

作为大脑的功能,它派生了人类高度发展的认识能力和智慧,发展了人类语言和抽象思维,孕育了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才能,以及复杂多样、各具特色的整个人格。

神经系统和大脑是使人类高于万物的物质基础; 由人的许多心灵形式构成的智慧和才能,以及整个精神世界,都是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的地方。 这样,在人类统治世界、探索宇宙、最终掌握人类命运之前,是不可能的。

人脑的结构和功能与心理现象相关,正在为科学研究而逐渐被发现。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脑科学的发展在解剖上与心理现象联系在一起。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罗卡发现,大脑左半球皮质受损的患者患上了运动性失语症。

这个区域后来被命名为布洛卡区域。

此后,皮质颞回损伤导致的失聪症、额中回损伤导致的失写症、顶叶角回损伤导致的失读症等也相继被发现。

这些发现大致证明了大脑部位功能专门化的假说。

20世纪60年代以来,佩里等人为了治疗癫痫发作,曾进行过切断两个大脑半球胼胝体的手术,发现大脑两半球的心理功能存在差异。

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左半球是语言思维的优势,右半球是空间取向的优势。

随后,我们继续进行两半球偏侧化的大量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左半球是认知优势,右半球是情绪优势,并且左顶叶是积极情绪优势,右顶叶也是消极情绪优势等功能差异。

同时,微电极技术的发展取得了细胞水平上的研究成果。

休贝尔和维塞尔视觉感受野的研究表明,大脑皮层中的一些细胞负责接受外界一定方向的线、形状、边缘等视觉刺激的大脑中心微电极植入研究表明,下丘脑的某些部位分别会发生正性或负性情绪反应等。

20世纪40年代,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在人脑手术中发现,对大脑的刺激作用引起了患者某些记忆,促进了后续记忆的神经传导和物质变化的研究。

动物实验发现,记忆活动中突触上核糖核酸增加是记忆的物质基础,血液中霉菌物质的增加超过脑内核糖核酸的数量,会导致记忆的破坏,自此有许多关于脑生化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和其他许多都越来越准确地证明了大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大脑的功能。

目前脑科学的发展水平,虽然在解释一切心理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脑科学的进步,心理的生理机制将更加准确地揭示出来。

那么,大脑是通过什么活动机制发生心理活动的呢? 诺奖获得者、俄罗斯生理学家伊凡巴普罗夫通过研究揭示了这个科学之谜。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诺奖获得者、俄罗斯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也就是对食物的反应特征。

他的实验方法是给狗看食物,测量唾液的分泌。

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如果反复给予不会随食物自动分泌唾液的中性刺激,即像铃铛一样的唾液分泌,狗就会逐渐“掌握”在只有铃铛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原本呈中性的刺激和原本会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结合起来,动物学会对该中性刺激产生反应,这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条件反射的情况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生物体的反应。

一种刺激是中性刺激,他期待着条件反射的形成,不会引起必要的学习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 CS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是铃。

第二种刺激是无条件刺激( UCS )。

他能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引起预期的反应; 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肉和UCS,引起唾液分泌。

对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UCR。

这是在达到何种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发生的反应。

作为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 CR )。 也就是说,没有肉只有铃的唾液分泌反应。

如果两个刺激立即(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反复出现,则会形成条件反射。

通常,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后出现。

如果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持续多次,条件刺激会引起唾液分泌。

此时,动物发生了条件反应。

一旦中性的条件刺激(铃)单独出现就会引起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应越牢固。

条件刺激不限于听觉刺激。

所有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时间因素等),如果无条件与自己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是条件刺激,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在一个条件反射变强后,通过另一个新的刺激与条件反射结合,也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

同样,也可以形成第三次条件反射。

人上可以制造多级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不经无条件刺激强化时,表现为条件反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

条件反射成立后,如果多次只给予条件刺激而不是无条件刺激进行强化,结果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

例如,条件刺激铃铛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需喂铃而不用喂食强化,多次喂铃后,唾液分泌量逐渐减少,完全不发生分泌,条件反射消失。

巴甫洛夫认为,消退,原本是在皮质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现在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的刺激,是从兴奋到抑制的转变。

这种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巴甫洛夫说,消退抑制是大脑皮层积极抑制的过程,条件刺激与相应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并没有消失或中断。

因为如果不把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段时间进行实验,他就可以自然恢复; 同样,如果以后加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很快恢复,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表明暂时联系得到了抑制,而不是原本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

消退发生速度一般情况下,条件反射越强,消退速度越慢; 如果条件反射不强,就容易消失。

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们通过各种形式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

他们转换的中性刺激,在喂食前闪烁灯光,在狗看得见的地方转动物体,移动接触狗的物体,拉动狗圈的某个地方,总之,试验了狗能感觉到的各种中性刺激。 他们还尝试改变中性刺激和喂食的间隔,结果证明条件反射确实存在。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可以说明人的很多行为。

人的日常生活是极其复杂多变的,但人之所以能随机应变,首先在于人因条件反射而处于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状态。

但是,这种条件反射负作用会引起强迫症状、焦虑和焦虑发作。

中小学生的坏习惯经常辍学。

)二)心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大脑具有产生心理活动的功能,但大脑自身不能产生心理活动。 只有大脑受到刺激物的刺激,才能发生心理活动。 这些刺激物是客观的。 因此,心理就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人类心理的产生是人脑所处客观环境中各种刺激物反应的结果,因此,根据人类所处的生活环境,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水平存在差异。

狼孩启示1920年,在印度的莫德纳波尔小镇,人们经常看到附近森林里有“神秘生物”出没。 到了晚上,用四肢行走的“像人一样的怪物”跟在三只大狼后面。

后来,人们杀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了这两个“怪物”。 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

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

这两个女孩被送到摩德纳保罗的孤儿院抚养,也被命名了。 大的是卡马拉,小的是阿玛拉,第二年阿玛拉就死了,但是卡马拉一直活到1929年。

这就是曾经成为话题的“狼孩”的故事。

据记载,“狼儿”刚被发现时靠四肢行走,行走缓慢时膝盖和手触地,奔跑时手掌、脚掌同时触地。

他们总是喜欢一个人活动,白天躲起来,晚上潜下去。

怕火和光,怕水,不让人们为他们洗澡。

吃肉而不是素食者,不要用手拿着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

每天从午夜到凌晨三点,他们像狼一样长颈狂吠。

他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饿着肚子觅食,饱着肚子休息,长期对别人不积极感兴趣。

但是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向主人索要食物和水。 就像家里的狗一样。

只是,一年后,阿玛拉去世的时候,人们看到卡马拉“从流泪的——两只眼睛里分别流出了眼泪”。

研究表明,七八岁的卡马拉刚被发现,只知道普通的六个月大的宝宝知道,即使很辛苦也不能很快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

他两年后直立,六年后才学会独立行走,但跑步时必须四肢并用。

直到死了才真正会说。 四年内记住六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记住四十五个词,勉强记住了几句。

在最后的三年里,卡马拉终于学会了晚上睡觉,不再害怕黑暗。

很遗憾,他开始朝着人的方向前进的时候,死了。

据“狼孩子”的饲养者推测,卡马拉死的时候是16岁左右。

但是,他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

心理已被证实是大脑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和动物生活在一起。 在动物生存的环境中,只能进行动物那样低级的心理活动,而人类却在人类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活动。 人类社会的生活环境,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变化多端,不断发展。 在这种环境下,大脑受到的刺激也很复杂,由此产生的心理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

长期与社会文明隔离生活的人,尽管大脑生理结构正常,但其心理和行为完全被环境同化,尤其是孩子与狼为伍。

(三)人的心理的发展、变化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人的心理自产生以来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其所从事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中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容、水平与小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容、水平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不仅与他们的生理特点有关,而且与他们所从事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活动方式密切相关。

1、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发大脑功能大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大脑功能,大脑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开发大脑潜能。

中小学开设的数、理、化、生等课程侧重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不断提高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而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对左脑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的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比形象思维的训练更重要,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不断提高形象思维水平,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对右脑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人的心理内容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而不断丰富。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越多,作用于大脑的刺激越多,大脑通过加工、处理产生的心理内容也越多。

人的实践活动领域越广,人的认知视野越广; 人际交往越广,人的感情就越丰富; 人们应对环境变化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越多; 人们遭受的苦难越多,意志越强; 人们越处理困难的问题,智慧的水平就越高等。

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阅读面越广、知识积累越丰富的问题越多,对问题的认识、理解越深;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越多,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就越好,等等。

3、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心理活动水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正常反应不是简单的机器复制、拍摄和复制,而是能动的主观反映。

主动反映是指选择性的反映,特别是对新异刺激的反映更为及时。

当实践活动接二连三地刺激大脑时,大脑不是机械的一对一反映,而是通过加工、处理有选择地反映出来,对新异刺激的敏感性让大脑优先选择,及时加工、处理反映出来。

大脑对新刺激的加工、处理次数越多,其加工、处理功能越强,主动主观反应水平越高,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越明显。

因此,实践活动水平和心理活动水平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不断提高的。

在学校教育中,包括学习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开展得越丰富多彩,质量越高,越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活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和变化。

二、心理学各流派的心理观(一)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的心理观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短暂的历史。

之所以说它有悠久的历史,是因为心理学几千年来一直是哲学的一部分;之所以说它有短暂的历史,是因为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将自然科学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已经“成熟”的学科相比,心理学只是一个“孩子”。

回顾心理学这一短暂的历史,了解其发展历史,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心理学的现状。

冯特与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德国心理学家,现代实验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832年8月,冯特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北郊卡劳,1920年8月与莱比锡去世。

从1851年开始,冯特进入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等学校攻读医学,1856年获得博士学位。

第二年,他担任海德堡大学生理学讲师。

1858年进入精神科学领域,重视“感觉知觉”问题。

1863年出版《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该书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人的意识现象和动物心理。

1865年初出版的《人体生物学教程》反映了当时的生理学成果,得到了恩格斯的肯定评价。

1874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学纲要》,他是实验心理学的第一部重要专著。

同年,冯特应聘莱比锡大学,任教45年直至去世。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学家日益增多,他们对冯特关于心理学的内容、方法和研究目的开始提出了许多异议,产生了不同的学说和学派。

研究者理论建构的不同学说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主要心理学派,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如下: 1、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创始人是冯特,代表人物是铁钦纳。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直接经历的意识,把人的经历分为感觉、意向、热情三个要素。

是感觉的要素,意向是观念的要素,热情是情绪的要素。

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学派强调反思法,即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对自身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在他们看来,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把意识经验分解为一些基本要素,研究整合的要素。

2、功能主义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安吉尔。

功能主义学派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并不把意识看成是一个个心理因素的集合,而是把意义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

比较而言,结构主义学派强调意识的构成要素,功能主义学派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例如,结足主义学派关心什么是思维,功能主义学派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功能主义学派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现实生活的进程。

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与功能主义学派的影响分不开。

3、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于1913年。

华生说,意识和内心生活是迷信而神秘的,研究这种想不到的东西是不科学的。 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以刺激和反应的关系为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直接的观察和测量,内省法既不客观,也不科学。

这样,行动主义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 二是反对自省,主张实验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以来,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行为主义强调可观察到的行为,在心理学客观研究的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

但他的主张过于极端,否定了研究者的心理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了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机器分析,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4、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柯勒。

在德语里格塔的意思是形状、完成形、整体。

他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感知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受物理学“场理论”的影响很大,人们认为人脑中也有一个“场”,这个“场”也有一定的规律,人脑按照这个规律把客观事物构成一定的完全型。

他们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因素观点,也不同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具有的刺激-反应分析观点,强调心理在整体和组织上的意义。

他们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部分、各元素的总和; 部分加法不等于整体; 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例如,一首乐曲包含许多音符,但同一音符可能构成不同的乐器或产生噪音,因此不是单个音符的简单组合。

因此,即使分析每个音符的性质,也无法知道乐曲整体的特征。

格式塔心理学采用的是直观观察法,以叙述现象为主。

然而,它的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感知的研究,还可以解释许多其他问题。 例如,学习研究中的顿悟和问题解决,甚至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出现都受到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很大影响。

5、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于1896年。

精神分析理论不仅是现代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也是20世纪人类文化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经验。

强调如果结构主义、功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应该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的行为都来自内心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体现在人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上。

欲望和动机被抑制是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精神分析是通过解梦、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患者的潜在动机,使其宣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精神分析学派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后续研究者对弗洛伊德的“泛神论”提出了反对意见。

受社会学和人类学发展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开始重视和研究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这些理论和观点被称为“新精神分析理论”。

总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各派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方法、对心理现象的理解等存在着尖锐的分歧。

这种学派纷争的景象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为每个学派都有从一个侧面丰富和发展的心理学。

(二)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心理观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以来,不同学派的纷争局面并没有持续很久。

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了各派相互吸收、融合的新局面。

二战后,心理学迅速发展,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攻击,新的心理学思潮层出不穷。

这些思潮并不是以学派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范式、潮流和发展方向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目前,这些新思潮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

1、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晚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而且在心理学界的影响也小于这两个学派的势力,因此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批评精神分析为“缺失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健康人为对象; 批判行为主义是一种“幼稚的心理学”,主张根据人类的需要研究人性,研究不同于人类的动物的复杂经验,包括动机、欲望、价值、幸福、感情、生活责任、生命意义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因此,他主张改善环境,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以利于人类人性的充分发展。

人本主义的兴起给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但对人性的看法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他们片面强调天生潜能的作用,错误理解人的本质。

另外,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自身概念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没有具体说明,其理论难以验证。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包括感知、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同时认知心理学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有不同程度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视为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如何获得、存储、加工、使用。

目前,一些心理学家对认知心理学的对象有不同的表现,侧重的方面也往往不同,但他们涉及的实际上是认识的内部心理机制问题。

此外,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认知心理学因强调研究意识和心理机制,被称为心理学中的“心理主义”;因强调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制约,被视为理性主义色彩浓厚的心理学理论。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造就了认知神经科学,他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联系、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

科学家相信,只有揭示心理活动的大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大脑的秘密,了解认知、情感、意识、无意识等人类心理功能特征。

在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3、后现代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是观点相近的心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聚集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趋势。

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产物,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和解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后现代心理学反对实政方法的霸权,主张心理学研究应该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多视角的看法,研究方法应该多样,应该兼收并蓄现象学、释义学、文学评论等诸多学说。

后现代心理学关注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反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把人视为机器物化研究模式,重视人的高级心理现象研究的心理学主张应该偏重于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共存意识等高级心理活动。

他们呼吁心理学要接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学,从而成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指导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和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

后现代心理学为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增加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但由于其起步较晚,其存在前提、理论思路、发展前景等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特别是他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无认识的全盘否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现代心理学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心理学强大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