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训练(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小学)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3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是培养政治经济制度的必要人才;2 )教育促进民主;3 )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
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4 )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价值观,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观念
2 .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对文化的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作用;2 )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交流作用;3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四.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循序渐进)
2、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因为是分阶段教,所以不能一律) )。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不平衡。
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相应的教育。
(抓住关键期) )。
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互补性,进行长善拯救。
(扬长避短)。
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差异,因材施教。
五.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理由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效果相对较好;(3)学校教育是有效控制和影响学生发展的多种因素;(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根据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对个人发展的方向和方面规定了社会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而滞后的价值)
七.教育目的的作用
1 .引导作用教学政策的制定、教学制度的建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
教育的目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2 .激励作用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实现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反过来成为激励的力量
3 .评价作用教学的目的是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和评价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八.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 .个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观
九.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方面协调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十、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
十一.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 .自国学制的历史演进与海外学制的影响
十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教育制度改革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提前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中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正在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大众化
5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十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民性——面向全民;2 )义务性——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3 )全面性——德、智、体、美、劳;4 )基础性——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十四.学校管理原则
(1)定向原则;(2)有效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科学、规范性原则;(5)系统、整体性原则;(6)责任制原则;(7)以教育为主,全面部署原则
十五.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育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十六.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1)以学生为中心;(2)学校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为基础;(3)学校教育应以反思活动和问题为核心
十七.课程结构基本内容
(1)指导思想;(2)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与说明;(4)核心问题;(4)课时;(5)课程开设顺序与时间分配;(6)考试考核制度与实施要求
十八、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教科书的编制要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2)教科书的编制要强调基础性;(3)教科书的编制要注意实用性;(4)教科书的编制要使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教学法的要求统一;(5)教科书的编制要准确表达;(6)教科书的编制
十九、泰勒提出的四门课程的基本问题:
(1)学校应该努力实现哪些目标;(2)提供什么样的教学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学经验;(4)如何判断这些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二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实现课堂功能的转变
2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密切课程内容和生活与时代的联系
4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二十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二十二、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策略(基本要求) ) ) ) ) )。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树立教师威信; (3)善于与学生打交道;(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二十三、小学教师劳动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泛性)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例示;(5)方式的个人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二十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2)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3)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4)教师人格修养的发展
二十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1)参观学习与教师教学活动分析;(2)开展微格教学;(3)专业培训;(4)教学经验反思;(5)教师成长记录本
二十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1 .师德第一,做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爱心、责任感、耐心、细心的人的表率,教书育人,保持自尊,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和向导。
2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主动性,提供适当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
3 .能力关键: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坚持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 .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优化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和做法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十七、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1)特定研究课题;(2)文献的浏览;(3)研究计划的制定;(4)资料的收集与整理;(5)分析研究;(6)报告书的制作
二十八、文献检索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检查人员必须全面。 即全面的)2)检查必须认真细致。 即正确性)3)勤于积累)5)善于思考
二十九、教育科学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5)伦理原则
三十.问卷的设计要求
1 .内容和表达(1)问题结构合理,逻辑性强;2 )应避免社会禁忌、隐私等问题;3 )每个问题只包含一种观点;4 )问题的文字应当准确表达
2 .主题数量、长短适中
3 .主题安排:分类清晰、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三十一.教育调查报告结构
(1)主题;(2)引言;(3)正文;(4)讨论或建议;(5)结论
三十二.实验法进行的程序
(1)确定实验目的、方法、组织形式,制定实验计划;(2)建立实验条件,准备实验仪器;(3)实验进行,实验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各环节做好准确测试;(4)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