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读书笔记,洛丽塔小说讲的是什么
《洛丽塔》是一部词藻华丽、文学鉴赏价值极高的小说,但由于题材涉及伦理,过于敏感,最初美国出版社出不来,后来由法国黄色读物出版社问世。
后来,当这本书再次流通美国时,它一下子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被评为“二战后影响世界的100部小说之一”,并被两次电影化。
作者纳博科夫出生于俄罗斯,是剑桥主修法俄文学后移民美国任教的著名作家和翻译家。
他说:“《洛丽塔》不是色情小说。
”
《25堂文学解剖课》的作者、美国新闻传媒界著名的写作导师克拉克冲击了《洛丽塔》。 “出生于俄罗斯、精通法语的纳博科夫居然能写出如此华丽抒情的书面英语”、“这部小说是语言的游乐场”,值得学习。
一、《洛丽塔》婚外恋背后的心灵创伤,这本书畅销学术地位,但最终因为敏感的内容,洛丽塔( Lolita )这个名字从美国社会消失了,父母不想给女儿起这个名字。
这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父母不要给女孩取名“潘金莲”。
但是,派生它的名字萝莉( Loli )成了可爱女孩的代名词。
主人公亨伯特是跨国混血,从小接受过良好教育,学识渊博,但却是重度恋童癖,多次进精神病院治疗,依然无能为力。 这背后是他少年时代的辛酸故事。
13岁时,他和同龄少女有纯美青涩的初恋,但那个女孩因伤寒而夭折,那一年他失去了自己的恋人。
直到中年,他的心里始终住着一个13岁的男孩,永远爱着他的初恋,所以他只仰慕花季的少女。
这是因为在心理学上,他无法摆脱初期的感情创伤,处于与现实世界的疏离状态,所以他像大人一样结婚、离婚,但无法和成熟的女性建立深厚的感情。
偶然,他遇见了12岁的洛丽塔和她的母亲,对洛丽塔的青春气息感到疯狂,最后,他答应了她母亲的婚事,让她可以陪在洛丽塔身边,做她的继父。
结婚后,洛丽塔的妈妈看了亨伯特的日记,了解他对女儿的企图,于是愤怒地写信给他,但在寄信的途中死于交通事故。
从那以后,亨伯特就占有洛丽塔作为继父。 他全心全意地爱着她,照顾她,同时限制与她交往,威胁和控制她过上逃亡生活。
两年过去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是一种病态的执念,他真正爱的不是洛丽塔,而是投射在她身上的初恋少女。
洛丽塔最终厌倦了这种关系,在色情剧作家的诱惑下逃跑了。
三年后,亨伯特收到了她的信,她已婚怀孕了,需要他的帮助。
他来到她身边,慷慨地把钱给了她,但开枪打死了带洛丽塔去的剧作家奎尔蒂。
最后,亨伯特在狱中病死,洛丽塔也死于难产。 这段婚外恋因悲剧而落下帷幕。
二、《洛丽塔》经典创作密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曾提出,提高创作能力需要大量阅读经典名著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记住了欣赏之后再创作,没有作家能没有鉴赏力来创作。
我们看着这本美丽的小说,一边享受其中,作者是怎么写的,作为外行的我们,总是热闹,不清楚。
克拉克在《25堂文学解剖课》一书中介绍了x射线阅读法,对《洛丽塔》的写密码进行了逐层解读,分解了其中的巧机构,指出了学习纳博科夫写的四个方向。
“读书中,作家像普通人一样获取信息,寻求另类的经历和读书的快感,但比普通读者看到的东西更多。 就好像他们有第三只眼睛,或者戴着前几天漫画书里提到的那种x光眼镜一样。
有了这种特殊视力,他们就能看到文本表面下的东西,看到构筑文章意义的特殊装置。
大多数人看不见。
”
1、声音利用文字的节奏感和押韵。
克拉克在《洛丽塔》中大量利用牙齿摩擦音、牙缝音、流音,可以把文字读得像音乐一样优美。
中国文化中的诗和戏曲,非常重视韵和平仄。 在写作中,找到文字的节奏感和节奏感,会使文学创作瞬间上一个台阶。
作者还提到了美国说唱歌手,是韵和节奏感的高手。 在中国其实也一样。 请看中文说唱:
“其实,我每次喝茶后,都看穿了这个世界有多脏,每个人都变成了半人半兽。
过于贪婪,才能事事如意。 当我逐渐融入其中时,我会假装看不到虚伪。
“PG one的《破釜沉舟》”
“看看这座奢侈淫乱的城市,围绕着这座古老的传统城堡,一切前提都是以谋利为基础,一切概念都是为人民币服务的。
那最真实的态度,作为你的武术,不要让混乱的社会,搅乱你的舞步。
“龙胆紫的《穷孩子》”
2、名字,随便取的名字一个也没有。
纳博科夫在小说中给了洛丽塔不同的称呼。 我是洛蕾、劳拉、多莉、多洛雷斯。 克拉克认为,这里面有流音和硬音的张力,很像破茧重生的蝴蝶。 那些并不是随便发生的。
小说的后半部分,亨伯特带洛丽塔去的地方,有很多名字带有浓厚的怀旧色彩,像主人公一样永不褪色的少年的记忆。
在中国的古典名作中,命名的学问随处可见。 如《红楼梦》,贾家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把她们名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成了“原应叹息”,直观地揭示了她们的命运。
四姐妹各有一个大丫鬟,名叫“抱琴”、“司琪”、“侍书”、“入画”,以适应各自主人的爱好。
所以,文学作品中的名字是大学提问,好的作者用名字烘托气氛,隐含深意。
3、故事、经典大多会先告诉你结局。
每部名作都包含着精彩的故事。 起伏的情节,迷人的对话,惊险的逆转,有点意外的结局。
克拉克在《25堂文学解剖课》中,把讲故事的方法分为“说什么”和“怎么说”两种。
《讲什么》的代表作是悬疑、推理、恐怖类小说,如《达芬奇密码》,这类书虽然没有什么特别耐人寻味的句子,但却能以扣人心弦的悬疑吸引读者阅读。
大多数名作排在第二位,但《如何叙述》意味着尽管我们知道结局,却通过叙述的过程获得乐趣。
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书的前8行告诉读者结局,但写作本身很有力量,人们会读很多遍。
《洛丽塔》也是后者。
开头通过《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孽,我的灵魂》表达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畸形的爱。
另外,“看,一个杀人犯也能写出独特风格的文字”,表明了亨伯特为此感情而杀人犯罪的事实。
另外,把少年时代的初恋和洛丽塔相提并论,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明确的。
但在这部已知结果的小说中,作者还是以独特的讲述方式吸引着读者们的阅读。 这就是古典的魅力。
4、语义,给读者一个完整的读书引擎。
不管是什么书,开头一定会给读者带来动力。 那为什么要继续读下去呢? 克拉克称之为“意思”或“引擎”。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的开头第四段,给出了这个挂钩:
“我的第一个证据就是那个六翼天使,那个单纯的,总是被错误地传达信息的,有着高贵翅膀的六翼天使嫉妒的女孩。
首先,让我们看看像荆棘丛一样动摇的经历。
”
由于译文和文化背景的隔阂,这句话变得难以理解。 六翼天使位于天使的最高位,是爱和想象力的精灵,甚至上帝也会被欲望诱惑。 更何况人类不完美的亨伯特呢?
这句话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普遍性,我们每个人都准备看和自己一样不完美、有欲望的感情故事。
写任何文章,都必须有引擎,只有一个读者不断阅读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而答案往往要到书的结尾才能揭晓。
三、如何利用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25堂文学解剖课》的本质是通过克拉克这一笔者的视角,从看似不规则的文本中贯穿文学名著的表层,深刻理解创作的底层逻辑。
在如今的屏幕阅读器时代,速读风靡全球,但只有反复阅读、细致阅读、x光式阅读经典,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奥秘,从写作者的角度理解“经典为何经典”的本质。
你怎么用x光式阅读法? 洁懿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步骤。
1、在感动你的段落停下来,推敲一下,玩一下是什么感动了你。
2、找出你最喜欢的内容,大声阅读和摘录,进一步体会文字的感情。
3、“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问自己。 需要思考、讨论。
4、舍弃范文,有这种感觉,写点东西,让它潜移默化地注意到你的内在。
提高文章水平没有捷径。 多读多写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皮肤脏的阅读不能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克拉克介绍的方法值得借鉴。
他在美国最著名的新闻学院——博因特学院担任了30多年的写作导师,培养了两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许多优秀作家。
正是克拉克的眼光和多年的教育经历,给了我站在大师的角度,模仿大师创作路径的机会。
如果我们初中的时候遇到这样的语文老师该多好啊。 阅读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正确理解“阅读理解”,而是像看电影一样,有着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然后,把这些感情的东西转化为理性的视角,成为写自己文章的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