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1927-1949)(安徽大学出版社)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1927-1949)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1927-1949)

作者:左双文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2-01

开本:16开

页数:341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1927-1949)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6403179
  • 条形码:9787566403179 ; 978-7-5664-0317-9
  • 装帧:简裝本
  • 版次:1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1927-1949) 本书特色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研究(1927-1949)》从民国外交史的角度,着重研究民众(公众舆论)在民国外交中的角色、活动、作用,以及这些活动对外交进程的影响以及对涉外事件处理结果的影响,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对政府外交方针、外交决策、对外态度、外事处理方式的影响。同时,将与民众运动对应的政府的反应和决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分析。
全书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一)民国时期民众参与外交事务概况;(二)民国时期公众舆论对外交事务的干预和评论;(三)政府对民众参与外交事务的态度和对策;(四)政府外交受民众(公众舆论)参与的影响;(五)英、美、日、苏等国对中国民众介入外交事务的态度和反应;(六)民众参与的作用及其评价。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1927-1949) 内容简介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研究(1927-1949)》写到:近年来海峡两岸研究民国外交史的学者,主要是着力于外交当局和外交官员的研究,其重点主要在“上层”,此书则是着力对民众、公众舆论这些与“上层”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下层”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作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从多达60多种民国时期的报刊中,梳理舆论对外交事务的关注和影响;从大量公私文书的比对中,观察外交事务中民众与政府互动的情形。此书是国内本系统研究民国时期民众、公众舆论与中国外交关系的著作。

民众.公众舆论与国民政府外交(1927-1949) 目录

绪论
节济南事件前后的国民政府与中外舆论
第二节九一八事变后学生的请愿示威与国民政府的应对
第二章九一八事变后的《国民外交杂志》及其政治主张
节“国民外交协会”的构成
第二节《国民外交杂志》的基本主张
第三节作用与影响
第三章日本侵华危机加深后国民政府与民众的反应及互动
节榆关失陷后当局及国内民众的反应
第二节热河失陷及《塘沽协定》签订后社会各界的反应
第三节日本进窥华北后中国朝野的不同态度
第四节日本策动华北自治后民众及当局的反应
第四章中德、中英外交中民众的参与及其影响
节中共和民众舆论对陶德曼调停的反应
第二节民众与1937年英日关于中国海关问题交涉
第三节1939年天津事件后的国民外交
第四节1940年滇缅路危机后的民众舆论和民众团体
第五章中苏外交中的民众及其与国民政府的互动
节《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中国民众舆论的介入
第三节抗战胜利前后的中苏关系
第四节中苏东北问题的交涉与国统区的民众反苏运动
第六章抗战中后期及战后初期中美关系的国内公众舆论
节1943年前后中美关系的国内公众舆论
第二节抗战胜利前后中美关系的国内公众舆论
第二节抗战胜利前后中美关系的国内公众舆论
第三节马歇尔使华与国内公众舆论
第七章民众、国民政府与战后对日处置问题
节战后初期开放对日贸易问题上的中国政府与民众
第二节对日和会问题上的交涉
第八章1947—1948年问中美关系中的民众及其与政府关系
节中国民众“反扶目”情绪的发展
第二节“反美扶日”运动的爆发及过程
第三节《1948年援华法案》成立之前的民众与国民政府
第四节《1948年援华法案》成立之后的民众反应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325
后记/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