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译古文
-
荀子 : 成相 (先秦两汉)
1 相关讨论显示更多讯息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
-
春秋繁露 : 俞序 (先秦两汉)
1 俞序: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万物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圣。故引史记,理往事,正是非,见王公。史记十二公之间,皆衰世之事,故门人惑。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
-
论语 : 宪问 (先秦两汉)
1 宪问: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宪问耻。孔子说:“国家太平时,可以当官;社会黑暗时,当官就是
-
潜夫论 : 贤难 (先秦两汉)
1 贤难: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贤难也。所谓贤难者,非直体聪明服德义之谓也。此则求贤之难得尔,非贤者之所难也。故所谓贤者,乃将言乎循善则见妬,行贤则见嫉也,而必遇患难者也。2 贤难:虞舜之所以放殛,子
-
春秋繁露 : 人副天数 (先秦两汉)
1 人副天数: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春生夏长,百物以同;秋杀冬收,百物以藏。故莫精于气,莫富于地,莫神于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物
-
说苑 : 善说 (先秦两汉)
1 善说: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也
-
春秋繁露 : 通国身 (先秦两汉)
1 通国身: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身以心为本,国以君为主。精积于其本,则血气相承受;贤积于其主,则上下相制使。血气相承受,则形体无所苦;上下相制使,则百官各得其所。形体无所苦
-
礼记 : 表记 (先秦两汉)
1 表记: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2 表记: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
-
大戴礼记 : 主言 (先秦两汉)
1 主言:孔子闲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者甚希矣。于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2 主言:曾子起曰:“敢问:何谓‘主言’?”孔子不应。曾子惧,肃
-
论衡 : 雷虚 (先秦两汉)
1 雷虚: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以为“击折树木、坏败室屋”者,天取龙;其“犯杀人”也,谓之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世无